第九十四章 留在几千年前的怨气
汉王发怒说道: “朕的心意已决!如果再有反对朕废太子的,便是不忠叛逆。朕先杀他以示惩戒!”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,群臣还有谁能够出来说话的? 汉王见群臣恐惧,没有人敢公开反对他了。宣布道: “朕太子刘盈性格仁弱,缺乏才干,不堪重负。朕现在宣布,废除太子刘盈之位……” 萧何怎么也称得上是我同乡,他回禀说: “太子刚刚带兵打仗,打败骁将英布,得胜回来。陛下说太子缺乏才干,恐怕群臣会有异议。” 汉王想要废刘盈的心意毅然决然。他现在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。如果这一次不能成功,以后就怕越来越没有机会了。 汉王阻止萧何说道: “丞相多虑了。赵王如意聪明伶俐,威武果断,性格更像朕。比刘盈强了一百倍。虽然现在年少,将来一定能够振兴朕的江山社稷!” 汉王连萧何都阻止了。萧何是汉王在朝堂上最尊敬的人了,还有谁敢说话? 朝堂上一面寂然。那么多人的朝堂上,此时一点声息都听不到了。 强烈反对废太子的太傅叔孙通被拉走了!替太子说话的萧何被制止了!汉王的决心这么强烈,剩下的人都喏喏不敢言。 正在这个时候,有位大臣还是出来说话了。 这人我也知道,是个耿直敢言的人。识字不多,但是忠信有加。他不擅长言辞,口讷拙笨,还有点口吃。 这时候那些能言善辩的臣子都不敢说话,这个带点口吃的人却挺身而出,走出来和汉王据理力争。 那大臣叫周昌。他因为愤怒,口吃更厉害,站出来说道: “臣口……不能言,然臣期……期知其不可。陛下虽欲废太子,臣期……期不奉诏。” 汉王正在盛怒之中,被他这样顶撞来了几句。那些臣子听他这样说话,都忍不住哄然笑了起来。汉王也忍俊不禁。他出了一口气,最终没有把改立赵王为太子的话说出来。 我从东厢房出来,看到刘盈无精打采在宫苑里行走。 废太子的声音在宫廷里已经吵得汹汹嚷嚷。刘盈自然也知道。他站在那里,不知所措。 我这时候有点怜悯他。他自小跟着我,在田垄里面耕作。他和那些田垄一样朴实,没有贪欲。现在,他被他的亲生父亲这样嫌弃,自己也觉得没有颜面。 同样是自己的儿子,汉王为什么会这么偏袒?当年汉王逃命之时,就要把这个亲生的儿子踢到马车下面,一连踢了几次。如果不是那个替汉王驾驭马车,也是汉王莫逆之交的夏侯婴拼命护着,这个亲生的儿子就这样死在他父亲手里了。 现在,为了自己的宠妃的幼子,汉王竟然把做了八年太子的亲生儿子,这样没有颜面扫地出门。 更让人生气的是:刘盈面对父亲这样的做法,只有退缩,只有认命,没有一句怨言。 “不用害怕!只要母后在,太子就是你的。母后不会让你父王得逞的。”我对他说。 他现在有多么孱弱啊!风吹吹就倒了。他怎么没有点愤怒呢?他怎么不会去抗争呢? “做不做太子有什么关系?又不是没有吃的,也不是没有穿的。什么都有,做不做太子又有什么关系?父王想让弟弟做太子,就让他做呗。”刘盈说道。 “除非我死了!否则他不可能得逞。”我对这个孩子说。 他真的不明白吗? 能够登上王位的只有一个人。任何威胁王位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。他已经是太子了!新太子继位,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!扶苏是怎么死的?晋献公的太子申生又是怎么死的?因为这个原因被杀的废太子有多少个?他真的不知道吗? 这个没有一点追求的孩子! 这个对前途没有一点判断力的孩子!他真的以为,不做太子,就可以有吃有喝,过安逸的生活吗?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孩子的懦弱,如果不是因为他早早抛弃了我。那么我吕后辛苦经营的江山就不会覆没,吕氏家族也不会在我死后被彻底剪除。这都是这个孩子的过错!
我冷冷地看了看他。一句话都不想说了。 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。这留在几千年之前的怨气,还管它做什么。 …… 那天晚上,我原本是准备去沈公子府邸的。犹豫了一下,我还是不得不抢先一步,先保住太子的位置。如果太子真的被废,我面临的灾难就会接踵而至。如果戚姬那个贱货成为太子之母,恐怕唤醒沈公子的任务就难以完成了。 当年的吕后是怎样保住太子之位的?我已经不记得了。她感觉岌岌可危,好像去求了哪一位重要的臣子。是谁呢?陈平吗?不对。陈平应该是出了京城,奉命去捉拿樊哙去了。 那么是谁呢?不是太傅叔孙通,不是丞相萧何,那是谁啊?好像也不是周昌。 我叹了口气。还是暂时停止去唤醒沈公子,我再回去一趟吧。 …… 东方傲这一次醒过来的时候,还是黑漆漆的夜晚。 凌波在沙发上靠着睡着了。电视还开着,播放着中央电视台的《百家讲坛》。 看来是太辛苦了。按照凌波的情况,她一般不会在电视还开着的时候睡着。 东方傲没有打扰她。他看到手机就在桌子上,就打开来,键入关键词,百度一下看看—— “因为周昌等大臣在朝廷上面据理力争,吕后在东厢偷听到,非常感激。事过之后,她见到周昌时,就跪谢说:‘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,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。’” 一代王后,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,甘愿去给臣子下跪致谢。这位王后的处境可想而知,已经岌岌可危了。 东方傲不禁叹了一声。他继续往后面看。 吕后最后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太子的? 哦,东方傲仔细看了看,找到了这一页。对了!这个人怎么忽略了呢?是留侯,是留侯张良出的主意,最后奏效了。 为什么会忽略这个人呢?